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對線上培訓的時長作出限制,每節課持續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
教育部稱,校外線上培訓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例如有的培訓平臺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與學習無關的網絡游戲等內容;有的培訓內容以應試為導向,超標超前,不符合教育規律。
對此,《意見》要求,校外線上培訓內容不得包含**、暴力、恐怖、**以及與學習無關的網絡游戲等內容及鏈接等,不得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不得從事侵權盜版活動。
課程設置上,《意見》提出,要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能力,學科類課程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與學生個體能力相適應。培訓內容和培訓數據信息須留存1年以上,其中直播教學的影像須留存至少6個月。
《意見》對培訓時長也作出要求,每節課持續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直播培訓時間不得與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面向小學1-2年級的培訓不得留作業。面向境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直播類培訓活動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
《意見》要求,各地要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對本省申請備案的校外線上培訓的排查,機構于2020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并重新提交相關材料。
對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校外線上培訓機構進行查處,《意見》表示,將視情節暫停或停止培訓平臺運營、下架培訓應用、關閉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依法進行經濟處罰等。
欄目索引
相關內容
欄目推薦